发布时间:2025-02-22 10:31:43    次浏览
在早些年手机还是塑料机身的时候,对天线的布局和设计其实都不会太在意,毕竟塑料机身对信号的屏蔽并没有什么大影响,然而直到金属边框手机的出现,人们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就用我们熟悉的iPhone4来举个例子。当时使用了金属边框作为手机框架和天线的设计确实极具创新,但这个设计同时也存在着 “死亡之握” 的信号门事件。所以下一代的 iPhone 5 系列就已经不再使用这个设计,转而使用中框和后盖中间部分都是金属材质,而后盖上下部分则使用陶瓷材质以便稳定传输信号。 但也因为这种 “三明治” 结构设计的机身后盖上下部分和中间部分材质不同的,使用的手感上或者观感上很容易就会出现割裂感。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一体式全金属机身的出现逐渐取代了 “三明治” 结构的设计。我们同样用大家比较熟悉而且经典的 iPhone 6 系列来做例子。我们都知道,金属外壳对于信号屏蔽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为了能在几乎全封闭的一体式金属机身上增加信号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就不得不在一体式金属机身上切割出天线的位置,然后再使用注塑的方式把天线延伸至金属机身上镂空出来的地方。iPhone 6 这样的设计虽然解决了信号问题,但是天线条与金属机身比较明显的色差也引来不少吐槽的声音,称其为 “白带” 异常。 而全金属机身的设计开始兴起后,国内外手机厂商也紧跟潮流开始制造自己旗下的全金属手机,不过此后出来的大部分手机要么是根据 iPhone 6 外形改造出来的,例如国内的 OPPO 手机、vivo 手机。要么就是 OEM 代工厂广泛使用的 “公模” 改出来的,这类型的机器在国产千元机中比较常见了,例如红米手机、360手机和乐视手机等都有采用类似的全金属机身设计。不过稍微好一些的是,这些手机基本上都是使用 “一刀切” 的一条注塑天线的设计,视觉上就没有两条天线条那么累赘。 苹果公司似乎也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最新推出的 iPhone 7 就减少了两条横向天线的设计,只保留了上下顶部的两条弧形天线。iPhone 7 上精简化的天线设计会显得顺眼了很多,特别是磨砂黑和亮黑色两个版本的天线颜色同样为黑色,天线和机身之间的色差不大,整个机身设计视觉效果上要更加浑然一体。但是 iPhone 7 其他颜色的弧线天线其实比 iPhone 6/6S 系列的天线都要粗一些,可以说是有得有失吧。 当然苹果这个设计保密得并不好,魅族早就先苹果一步,推出了一刀切弧形天线设计的魅族 Pro 6 和 MX6,而这两款手机的视觉效果也不错。(配图为魅族 Pro 6) 虽说注塑天线条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进发展,但是在完整一体的金属后盖上要挖这么明显的一道沟槽出来,特别是天线条与机身颜色存在较大色差时还是挺破坏机身一体性的。三星和 OPPO 近来即将推出的两款新机似乎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天线布局方案,从三星 C9 Pro 和 OPPO R9s 的曝光图、宣传图来看,这两款机器都将会使用一种新类型的天线方案。这种天线设计上与传统粗大的注塑天线条不同,只是使用了三条非常细小的线条来代替,以此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没有意外的话,这两款新机器使用的天线方案就是所谓的微带天线设计(OPPO 称之为微缝天线)。微带天线其实不算是非常高新的技术,在 70 年代就已经开始真正的发展和应用,航天飞行器或者导弹头上都有这类技术的应用。微带天线主要是通过光刻腐蚀技术印刷在手机的金属后盖上,优点有: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电性能多样化和易集成等。在手机上来说可以认为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新型天线方案,这里面涉及的科研知识太深入了,就不多做探究。OPPO 宣称 R9s 上的微缝天线,每条天线细至 0.3mm,从宣传图上观看的效果似乎确实也很不错。不过这只是官方宣传图,肯定会优化一些细节。百度贴吧上就已经有网友表示已经看到了 R9s 的真机并拍摄了两张外观图,从图上看 R9s 所谓的三条微缝天线其实还是相当明显的,甚至感觉比原本的注塑天线更要破坏整机的美感,就像是机身上被划了三道划痕一样…… 当然也有可能这台 R9s 只是工程机或者是宣传用的机模,所以微缝天线的效果比较差,在真正看到真机之前还是不做过多的评论了。但不管怎样,OPPO 和三星这次采用新型天线方案的举动也算是为被诟病已久的 “白带” 天线设计寻得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这种微带天线的设计在接下来也极有可能会被国内外手机厂商广泛应用。只要能够在确保信号稳定的情况下,好好解决天线和机身之间的色差,这项技术改进还是值得推广的。阅读全文